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3月4日,龙湖集团(0960.HK)已如期兑付“20龙湖04”债券,行权回售金额为25.01761亿元。
据了解,龙湖集团从2023年起就开始主动、有序地压降负债规模,此前已多次提前偿还债务。在本次回售后,龙湖年内累计兑付公司债已近65亿元。
年内已偿债近6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20龙湖04”发行规模为30亿元,票面利息为3.80%,期限为7年期。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龙湖回售部分债券将不进行转售而是全部注销,注销金额同样为25.01761亿元。此次兑付完成后,该笔债券余额还剩4.98亿元,到期日为2027年3月4日。
据了解,今年1月份时,龙湖集团已提前行权回售两笔公司债券“22龙湖01”和“20龙湖02”,共计39.775亿元,这是龙湖在2025年的第一次债务偿还行动。而在本次回售后,龙湖年内累计兑付公司债已近65亿元。
自2023年起,龙湖集团就开始主动、有序地压降负债规模,减少对融资的依赖。公司CEO陈序平在去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践行新旧模式转换之际,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债务问题,第一是要把债务规模降下来,第二是要拉长债务周期。
去年12月9日,龙湖集团如期完成“21龙湖拓展MTN001”债券的本金兑付与付息,涉及总金额约10.3亿元,集团当年内到期公开债务全部还清。
去年12月18日,龙湖继续成功偿还了一笔10.5亿港元的银团贷款。据悉,该笔贷款原定于2025年1月2日到期,总额为94.5亿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龙湖境内存续债券有17笔,债券存续规模为147.75亿元。境外债方面,2026年年底前龙湖已无境外到期的公开债券。
开年忙“补仓”
受去年房地产销售端整体低迷影响,龙湖集团2024年累计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1011.2亿元,在机构销售榜单中位于第十一名。建银国际发布报告称,预计2024年龙湖集团核心利润将下跌至约69亿元,主要原因是销售下降、利润率压缩以及减值损失。
不过,公司2024年经营性收入为267.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7.4%,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运营收入约135.2亿元,服务收入约131.9亿元。据悉,在地产下行周期,经营性业务成为公司保障流动性安全的重要板块。长周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可以替换3~5年的信用债融资,从而帮助公司完成债务结构转化。
近年来,在土地获取方面,龙湖集团坚持以销定支,在保障财务安全及品质交付的前提下,一方面聚焦存货去化,有序压降负债,优化资产质量,同时确保新项目入市有良好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及强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价已呈现筑底回升态势,市场情绪逐步回暖,房企对后市的信心有所修复。今年开年以来,地方政府积极推出位于核心区域、配套成熟的优质地块,进一步增强了房企拿地积极性,土地市场点状回暖、“开门红”行情延续。
作为近期土拍市场的高频参与者之一,龙湖集团接连在上海、苏州揽获2幅地块,合计拿地金额超18亿元。
其中,2月20日,龙湖集团和建华联合体竞得上海奉贤区奉贤新城10单元06-07地块,地块位于紧邻地铁5号线奉贤新城站,成交价格约10.57亿元。6天后的2月26日,龙湖集团和建华联合体再下一城,以总价7.76亿元成功竞得苏州市吴中区苏地2025-WG-Z05号优质地块,此次地块成交楼面价为16000元/平方米,在“上海+苏州”两城形成联动。
据了解,在此轮“止跌回稳”过程中,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表现亮眼,体现出各地市场在企稳、回温的进度中持续分化。开年在核心城市加快“补仓”已成为实力房企共识。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开年以来,房企补库存意愿增强,年初拿地能够在当年实现开工并进入销售阶段,有助于房企快速回笼资金,提升周转效率。
他认为,后续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逐步优化,加速购房需求释放,同时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土地等进展加快也有助于修复市场预期。市场走势方面,随着春节后核心城市楼市交易及土地市场回暖,市场有望延续回稳态势,核心城市或率先恢复。
截至2024年中期,龙湖集团土地储备合计4141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2959万平方米,对应未售未竣货值3500亿元以上,其中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约80%。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