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2月20日,阿里巴巴(NYSE:BABA、HKEX:9988)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每年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3月31日结束),财报显示,阿里该季度营收2801.54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经营利润412.05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464.34亿元,上年同期为107.17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510.66亿元,同比增长6%。
经历近两年调整,第三季度终于成为阿里巴巴见证增长的一个季度。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发布财报时,强调了阿里巴巴三方面增长: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增长9%,云业务收入重回13%的双位数增长,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吴泳铭称,本季度业绩充分展示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取得显著进展。
对于重回增长的阿里巴巴,市场情绪热烈。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一度大涨10%。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经迎来多轮上涨;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48.7%,股价创下近三年新高。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阿里巴巴股价大幅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AI,受DeepSeek算力红利影响以及阿里巴巴拿下苹果订单。阿里巴巴能否延续增长行情,进入价值重估,仍需重点关注其电商业务基本面与AI业务的具体进展。
淘天重回增长
市场普遍认为,阿里巴巴此轮大涨得益于AI,并非电商基本面。
但在上一财季,资本市场集中关注淘天集团的商业化进展与增长。淘天集团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989.9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76.54亿元仅增长1%;其中,淘天集团的客户管理收入703.64亿元,同比增2%。
从本季财报数据看,淘天集团仍然是最大收入来源,有明显增长迹象:本季度淘天集团营收为1360.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90.7亿元增长5%。其中,淘天集团来自客户管理的收入为100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21亿元增长9%。此外,阿里巴巴国际营收为377.5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5亿元增长32%。
谈到电商业务增长时,阿里巴巴高管强调了两个数字:一是88VIP会员数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本季度末达到4900万人;二是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9%。另外一个积极信号在于,预计AIDC(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将在下一财年实现首个盈利季度。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CEO蒋凡以其最新身份回应了淘天商业化的进展:“过去一年,商业化上做了很多动作,包括支付手续费、新的广告模式等,这些动作为我们带来了商业化率的明显提升。”
在蒋凡提到的新广告模式中,2024年4月,阿里妈妈面向淘系商家推出的营销工具“全站推广”,被认为是淘天提升货币化率的利器。
“如今‘全站推广’在‘直通车’基础上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也是本季度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出现9%增幅的重要原因。”思辨财经作者仝志斌分析,“通过‘全站推’,卖家在后台设置ROI,平台便可进行智能化投放,打破了‘竞价’这个小卖家的魔咒,不同体量卖家在营销工具方面终于可以平等对待,至此营销工具与业务模式才开始匹配。”
“对比同类企业,淘天仍然是商家的‘成本洼地’,在同类平台中仍然保持了较低水平(此前民生证券曾测算,抖音货币化率高达9%之多,是淘天的2倍有余)。”仝志斌进一步指出,尽管“全站推广”有效提高了淘天的经营质量,但其仍然相对克制,保持了成本优势,短期内平台对商家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由此可推断,后续淘天改革的增长仍有存量。
加码AI
除了核心电商业务之外,AI毫无疑问将带领阿里巴巴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财报显示,来自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17.4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0.66亿元增长13%,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的双位数增长带动,其中包括AI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阿里云快速发展背后是阿里巴巴AI战略的进一步落地。此前摩根大通在研报中提到对阿里云的重估,该机构指出,市场目前对阿里云的定价,仅将其看作是一家规模较小、相对脆弱的云服务商。但随着阿里巴巴与苹果达成合作,投资者开始重新衡量阿里巴巴被低估的AI潜能,加上阿里云业务增速逐步提升,阿里巴巴开始进入到利润释放和经营能力提升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引发全球震动之后,阿里云正式发布了通义Qwen 2.5Max模型,采用MoE架构。之后迎来的股价上升既有DeepSeek利好催化的因素,也体现了外界对阿里云的价值重估。
似乎是有备而来的阿里巴巴,在财报会上回应了市场对阿里巴巴AI战略的密切关注。吴泳铭明确表示:“未来三年内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未来三年内,作为更广泛AI战略的一部分,将在三个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吴泳铭进一步表示。
第一是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AI时代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明确且巨大,将大力投资AI基础设施。未来三年投资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第二是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AI基础模型是提升行业生产力的关键,将大幅增加对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
“第三是用AI技术改造现有业务。AI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机会,以提升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用户价值。”吴泳铭称,“将增加对AI应用研发和计算能力的投资,并将AI深度整合到业务中,抓住AI时代的新增长机会。”
具体到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内,最具潜力的AI应用将有哪些领域?在电话会上回答分析师提问时,吴泳铭也进行了解释。
首先是生活消费入口的AI技术改造,比如淘宝,内部有相当多研发项目会逐渐推出。AI技术可能会为淘宝带来除购物之外的、更大的用户价值。其次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定义的AI to C领域,“夸克”“通义千问”两个App。
此外,吴泳铭还特别提到,另一块非常重要的to B资产钉钉,未来在企业端会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业内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我们也在集团内部积极推动高德发展,希望其在生活领域用AI创造更多用户价值、提升用户市场。”
“以阿里巴巴的敏锐嗅觉,在AI巨变前夜终于借助阿里云与此前的一系列布局,以AI开路,阿里巴巴进入价值重估通道。”在长期观察阿里巴巴的资本人士看来,2025财年第三季度也是继2023年阿里巴巴开始一系列调整后,最振奋人心的转折时刻。但阿里巴巴接下来是否真正重回上升通道,还有一些硬仗要打。既要依赖于以淘天为代表的电商业务的持续反弹,也需要在AI大投资战略中,从B端到C端率先跑出超级应用。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