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浩 曹学平 北京报道

“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参考和翻译外国指南给中国病人治病,制定适合本土的综合指南势在必行。基于此,中国首部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应运而生。”9月20日,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发布暨精读巡讲(北京站)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肿瘤医院院长李子禹教授介绍了CACA指南研制出台的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位列全球第一,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生命的“健康杀手”。全世界每4个肿瘤病人当中有1个是中国人,每死亡3个病例中有1个是中国人,在中国大地上每天约有8000人死于肿瘤。
2022年至2023年,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的领导下,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000余位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完成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覆盖53个常见瘤种(瘤种篇)和60个诊疗技术(技术篇),共计113个指南。
“CACA指南内容全面,兼顾基层,注重规范,中西并重,强调早筛,是一部与时俱进的指南,不仅吸取了国际的成熟经验,还纳入中国数据,特别结合我国临床专家的共识与经验,更贴合我国肿瘤诊疗现状,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医疗可及性,是一部‘中国人自己的指南’。”李子禹在发布会现场介绍称。
权威科学的诊治指南是指导医务工作者为癌症患者提供科学诊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北京肿瘤医院长期承担肿瘤防控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围绕北京市常见癌种筛查和早诊技术开展培训,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北京市基层癌症筛查与早诊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北京市肿瘤防治水平持续提升。
北京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朱军教授表示:“我们也相信,CACA指南巡讲落地北京,不仅会为广大癌症防治工作者带来整合医学思维下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癌症防控新体系,形成癌症防治新模式,也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民生工程,必将为北京肿瘤防治事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北京肿瘤防治事业再上层楼。”
据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马少华介绍,目前北京肿瘤医院已经启动了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及CACA指南认证培训工作,组建了由30位专家组成的诊疗指南培训师团队,由季加孚教授、李子禹教授率领团队录制《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胃癌”解读》及《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直肠癌”解读》共88节课程,可供各相关学科临床医师在线学习。
2023年5月和9月,医院组织各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参加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的CACA指南认证考试,共计26个科室参加,考试人数达218人次,大肠癌考试认证通过率为92.5%。通过CACA认证这种“以学促考”的形式达到“以学促做”,最终将诊疗指南内容落实于医院临床工作中。
据了解,此次巡讲活动旨在搭建一个肿瘤防治工作者与中国抗癌协会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各相关专业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融合,全面提升国内肿瘤防治水平,为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编辑:曹学平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