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封莉 北京报道

潜逃境外9年的戴某被缉捕回国。上海警方供图
今年6月,上海警方在西亚某国执法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劝返一名出逃4年的合同诈骗犯罪嫌疑人许某。
时间进入七月。7月1日,一架从非洲飞往上海的飞机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在公安部和上海市公安局的指导协调下,出逃境外9年之久、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红通人员戴某被押解回国。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不同于许某的劝返方式,戴某是通过境外缉捕的方式将其追回的。而劝返,是警方开展猎狐行动以来最理想的目标。
今年是“猎狐”行动部署开展的第十个年头。近十年来,上海警方累计从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近千名,其中出逃时间最久的长达27年,累计追缴赃款近百亿元。
据警方介绍,大多数在逃人员出逃后的生活都很艰难,他们在当地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举步维艰。然而从设法与在逃人员取得联系到成功规劝他们回国,会有很多反复的过程,他们内心有挣扎,也有变化。
“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姚文海介绍上海警方“猎狐”十年成果时向记者表示。
辗转多国逃避追捕,变换身份躲避侦查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近年来,面对各国司法体制差异、全球疫情影响等严峻挑战,我国不断深化国际合作,追逃追赃工作建立起了集中统一、高效顺畅的协调机制。上海警方报请国际刑警组织对有关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及时发布红色通报,综合运用引渡、遣返、劝返等多种追逃手段,实现了与多国执法合作的突破。
据姚文海介绍,针对一些出逃人员为逃避追捕,企图通过改名换姓、伪造死亡证明,甚至冒名顶替地震、海啸遇难者等方式隐姓埋名、蒙混过关的情况,上海警方实行“一案一专班”“一案一策略”,因案因人因地而异,针对性地开展追逃工作。
“在追回的近千名境外在逃人员中,有多人曾辗转多国企图逃避追捕,并使用非法手段变换身份躲避侦查。”姚文海透露,依托情报信息共享、联合调查等合作机制,上海警方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试点建设境外追逃信息系统,揭穿境外在逃人员改头换面的伪装。

“猎狐”十年,上海警方累计追回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近千名。警方供图
近年来,一些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携款潜逃出境,造成人民群众巨额财产损失。警方坚持追逃和追赃并重,综合运用规劝退缴、违法所得没收、境外民事诉讼等手段,提请赃款赃物所在国查封、扣押、冻结、返还涉案资产,最大限度追缴境内外赃款赃物。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先后从亚洲、欧洲、非洲等地追回数十名出逃境外的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犯罪嫌疑人,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亿余元。
出售小程序专骗个体户,潜逃境外四年被劝返
潜逃境外的合同诈骗犯罪嫌疑人许某是上海奉贤警方成功劝返的一个典型案例。
“能够成功劝返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是我们开展猎狐行动以来最理想的目标。”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六支队支队长马翔宇向记者表示。
2019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根据群众报案,立案侦查一起合同诈骗案件。经查,2017年至2018年间,犯罪嫌疑人许某伙同他人在本市注册成立多家信息科技公司,招募员工冒充知名互联网企业顾问和专业讲师,对外谎称购买公司小程序可获取政府补贴、垄断行业资源,坐享同行业入驻费用等高额收益,诱骗投资人签订合同并骗取投资款共计1400余万元。该团伙主要成员许某携款出逃境外。
办案民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的小程序其实粗制滥造的,一个要卖到25600元,被害人都是这种很小的一些个体户。
据奉贤分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狄诗渊介绍,警方持续对许某开展追逃工作。一方面,追踪许某下落,及时了解其在境外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在了解到远在异国他乡的许某出逃期间生活拮据,没有合法身份、固定收入等情况后,耐心教育并告知其投案自首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持续保持与许某亲属的联系,多次实地走访,积极争取家属支持,并及时将家人的牵挂传递给许某。
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对家庭的亏欠、对出逃的不安,今年上半年,出逃4年的许某主动联系警方表达了回国投案的意愿。
今年6月13日,在多部门的合作努力下,犯罪嫌疑人许某乘坐飞机回国投案。目前,许某已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
“在打击犯罪和追逃的同时,警方始终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狄诗渊表示,通过对涉案资金的查控、冻结,截至目前,已总计为600余名被害人追赃挽损1400余万元人民币,全量追回了被骗资金,目前已全部发还至被害人。
非法集资1.6亿携款潜逃境外,9年终被缉捕追回
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戴某是警方通过境外缉捕追回的。
今年7月,在公安部的指挥协调下,上海警方在非洲某国执法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配合当地执法部门缉捕一名潜逃境外的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
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犯罪嫌疑人戴某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网上发帖、线下散发宣传单等方式,以对外承诺到期返还本金并支付年化收益率12%至36%不等的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投资企业为名向社会公众宣传推荐理财产品,非法募集资金1.6亿余元,并携款潜逃境外。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公司运营、偿还债务、个人消费等。
2016年5月,黄浦分局开展立案侦查。
据黄埔分局经侦支队探长邬靖捷介绍,其后,警方持续对戴某开展追逃工作,并积极联系戴某家属对其开展政策教育、劝返、退赔等工作。2019年4月,警方追踪到戴某在非洲某国的最终落脚点,并报请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报。今年6月,在公安部的指导协调和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警方与该国联邦警察总署、司法局、移民局等部门经过多次会商协调,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遣返流程,并研究相关工作机制。很快,当地执法部门锁定了戴某的具体位置,并最终将其缉捕归案。
“虽然身处万里之外的国度,但戴某始终生活在不安和恐慌中,他曾想过通过偷渡的方式辗转潜逃他国,甚至企图以所谓投资移民的身份隐姓埋名,逃避追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邬靖捷介绍案情说。
今年7月1日,戴某被押解回沪。目前,戴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依法逮捕。经警方全力工作,现已追回涉案资金20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从设法与在逃人员取得联系到成功劝返,会有很多反复的过程
马翔宇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劝返,境外缉捕是难度比较大的。
“一方面我们在境外没有执法权,各项工作有赖于驻外使领馆和当地执法部门,这就需要我们在前期在境内通过大量细致详实的基础工作,想方设法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落脚点,境外的关系人员及大致的生活方式,提供给当地执法部门,开展进一步的工作。”马翔宇表示。
而另一方面,很多在逃人员在当地已经改头换面,这给境外的缉捕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也需要警方更大量地沟通协调,最大程度赢得当地执法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追踪犯罪嫌疑人的下落。
劝返,是警方开展猎狐行动以来最理想的目标,当然背后也是一个漫长而且艰难的过程。“绝大部分的在逃人员家属最开始都抵触警方的规劝工作,以为亲属出逃国外就能规避法律的制裁,就能享受新的生活,因此对警方隐瞒在逃人员的行踪。”马翔宇说。
据了解,上海警方通过对千名在逃人员家属的上门规劝,赢得了一大批亲属和亲友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在猎狐多年的行动当中,上海警方发现大多数的在逃人员出逃的生活都很艰难,一方面在出境时他们携带的现金很有限,而且从境内转移到境外的赃款通道也被公安机关切断。另一方面他们在当地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举步维艰。
“我记得2017年我曾去欧洲某国开展追逃工作,这名犯罪嫌疑人躲在某餐馆打黑工,餐馆老板知道他是黑在当地,所以欺负他压榨他,不给他任何的工资报酬,每天就给他吃光面,这样他吃了一年的光面,在我们设法与他取得联系后,他听到上海警察这4个字就哭了,说他愿意回来。”马翔宇举例说。
当然从设法与在逃人员取得联系到成功规劝他们回国,会有很多反复的过程,他们内心有挣扎,也有变化。但马翔宇说警方不会放弃。
姚文海表示,追逃工作不仅要减存量,更要遏增量。上海警方精准预警管住想逃的“人”,准确查明涉案团伙的人员架构和层级,与边境管理部门强化协作,及时启动防逃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及时落实防逃控赃措施,防止人逃财转、证据灭失。
同时,精准打击截断外流的“财”。紧密结合公安部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动态排查、严厉打击在逃人员转移隐匿赃款的非法资金通道,有效阻遏赃款外流,让赃款在境内不仅“藏不住”,更要“转不出”。
此外,精准把紧看牢出境的“路”。强化多警种联合作战,协同有关部门严查严打组织偷渡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打击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等犯罪行为,进一步挤压嫌疑人出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