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5月12日,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泽达,以下简称“泽达易盛”,688555.SH)披露,12名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向其发起诉讼。
泽达易盛,这家曾经号称“将推动中国中药智能制造迈入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被相关证券研究机构称为“中药智能制造龙头”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即将面临退市结局。
4月21日,泽达易盛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目前公司已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已于4月24日起停牌。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泽达易盛业务概念繁多,在业务介绍中,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门新兴技术词汇混杂,使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常常难以直观理解其真实业务。在上市前的问询环节,泽达易盛多次被交易所提示,“请使用简明、准确、易于投资者理解的语言”来描述相关业务。
同时,泽达易盛财务造假情况非常严重。2016年至2021年,泽达易盛累计虚增营收5.61亿元,虚增利润约3亿元。其中,2016年泽达易盛虚增营收占当年收入的49%,其他年度虚增营收占比均过半。6年间,泽达易盛半数以上的利润来自虚增。其中,2016年和2018年,泽达易盛虚增利润占其当年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05%和103%。
热门概念堆积
泽达易盛2013年成立于天津,起初专注于食品、药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2015年设立子公司浙江金淳,拓展农业领域信息化业务;2016年收购苏州泽达兴邦,业务延伸至食品、药品生产领域信息化,形成围绕食品、药品行业的生产、销售、流通和服务的全产业链。2016年8月,泽达易盛曾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6月23日,泽达易盛实现在科创板上市。
泽达易盛主要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具体的产品是智慧医药平台、智能工厂平台及智慧农业平台。
上市首日,泽达易盛股价上涨317%,次日股价达到最高价85.99元/股。随后近3年的交易期,泽达易盛股价一路下跌。4月21日,泽达易盛股票停牌前一个交易日,价格终止在4.14元/股,市值仅约3.44亿元。
记者注意到,泽达易盛的招股书及相关公开信息对自身业务的描述往往堆积大量新兴技术名词和前沿热门概念。
在招股书中,泽达易盛介绍,公司主要从事信息化业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为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医药流通、医药生产、医疗、农业等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药品质量管理全程追溯、优化医药生产过程、提升农业的种植与运营效率。除信息化业务外,公司还从事药物工艺研究等服务,为公司医药生产信息化业务提供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医药智能化生产线总承包业务,向客户提供从药物工艺研究、生产线整体设计、信息化服务、生产设备配置到施工安装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介绍自身竞争对手情况时,泽达易盛表示,公司的信息化业务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目前并没有与公司形成全面竞争的竞争对手。
然而,实际上,在泽达易盛业务涉及的不同细分领域,却有国际国内知名且深耕相应细分领域的企业作为竞争对手,比如浪潮信息、西门子、罗克韦尔、农信通集团等。
在介绍自身技术优势时,泽达易盛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医药平台、智能工厂平台和智慧农业平台基于分布式集群、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拥有流立方实时处理模型、关键参数自优化模型、数据特征挖掘算法、MaFiT数据处理引擎、关联图谱可视化技术、医药企业微应用研判算法等一系列核心算法,有效支撑了公司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健康等行业的深度应用。
针对泽达易盛业务介绍中表述模糊和概念堆积的情况,在问询函中,交易所多次对泽达易盛关于业务表述提出简化建议。
比如,“请发行人使用简明、准确、易于投资者理解的语言描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竞争优势,并重新撰写业务与技术章节相关内容。请勿做夸大性陈述或无依据的陈述。”
另外,“请发行人注意使用简明、准确、易于投资者理解的语言,重新撰写关于其产品的竞争地位和未来市场前景的相关内容,请勿做夸大性陈述或无依据的陈述。”
第五轮问询中,交易所再次提到,请“客观披露公司的业务领域与业务内容,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清晰描述公司经营的各类业务。”
疯狂财务造假
在即将上市三周年之际,泽达易盛将以财务造假而退市的身份结束上市之旅。《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泽达易盛招股书及历年财务数据存在重大财务造假。
2016年至2021年,泽达易盛披露的营收数据分别为7219万元、12384万元、20228万元、22130万元、25570万元、32902万元,披露的利润分别为1014万元、3294万元、5274万元、8352万元、8073万元、4607万元。
然而,反映泽达易盛业务稳健发展的财务数据被证明充满虚假。《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通过自身及旗下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6年至2019年,泽达易盛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
其中,2016年虚增营收3557万元,占当年收入的49%,虚增利润2244万元,占当年利润的105%;2017年虚增营收7389万元,占当年收入的60%,虚增利润3741万元,占当年利润的91%;2018年虚增营收1.2亿元,占当年收入的58%,虚增利润6161万元,占当年利润的103%;2019年虚增营收1.15亿元,占当年收入的52%,虚增利润6528万元,占当年利润的68%。
泽达易盛2020年和2021年年报同样存在营收和利润虚增的情况。
2020年泽达易盛虚增营收1.5亿元,占当期报告记载营收的59.5%;利润虚增8247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的89%。2021年营收虚增7104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营收的21.6%;利润虚增2666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的56%。
另外,泽达易盛还存在未披露股权代持、未披露关联交易、虚增在建工程等情况。
最终,证监会对泽达易盛及相关人员作出如下处罚:第一,对泽达易盛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600万元罚款;第二、对林应给予警告,并处以3800万元罚款;第三、对应岚给予警告,并处以1300万元罚款;第四、对王晓亮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第五、对姜亚莉给予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
林应、应岚、王晓亮、姜亚莉四人均为女性,四人主要担任的职务是董事长、财务总监、财务行政中心主管、财务经理。
就退市后公司下一步经营发展相关问题,记者联系了泽达易盛方面,不过未得到回复。
4月21日,证监会专门针对科创板首批欺诈发行案件(泽达易盛案和紫晶存储案)答记者问。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对于泽达易盛案,上海金融法院已经收到泽达易盛普通代表人诉讼起诉材料,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发布公告,表示密切关注泽达易盛普通代表人诉讼进展,如上海金融法院受理并裁定适用普通代表人诉讼,将依法接受投资者特别授权,申请参加该案并转换特别代表人诉讼。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具有“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特征,能够一揽子解决泽达易盛案的民事赔偿问题,适格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在诉讼程序中得到保护。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相关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其责任人员也不能免责。
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证监会贯彻‘零容忍’要求,对泽达易盛和紫晶存储所涉中介机构开展‘一案双查’。在泽达易盛案中,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因涉嫌在相关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近日已被我会立案。”
(编辑:曹学平 校对: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