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典 张家振 上海报道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国内车企在今年一季度依然交出了一份产销量同比增长的答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4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48.4万辆和650.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和0.2%。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120万辆,均同比增长约1.4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9.3%。
与此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出海”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词。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走出去”,中国汽车出口量在明显增加的同时,自主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日前表示:“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预计全年将达到500万辆规模,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全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从政策拉动向市场驱动加速转化,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乘用车产销量稳中向好
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49.9万辆和55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0%和9.0%。其中,3月份乘用车产销表现尤为亮眼,分别完成188.1万辆和186.4万辆,环比增长22.4%和25.1%。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也依旧突出。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3.6万辆和100.7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万辆和2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0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6辆和738辆,分别增长7.2倍和3.9倍。
“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略有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从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产销增速高于行业总体;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双双超过百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9.3%,新能源汽车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中汽协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市场渗透率为28.2%。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渗透率不断突破,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度迎来发展的新拐点。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还将保持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有四个基本的依据:‘双碳’战略会形成新的推力;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规模化使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形成互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接受度在快速提高。”
随着利好政策持续释放与产销量大幅提升,车企也在积极规划布局产能,以应对快速扩张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0175.HK)近日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销量突破10万辆,达到101166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在新能源及混动领域,单月销量达到15557辆,同比增长约332%。
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日前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疫情、供应链等不确定性较大,但极氪2025年实现65万辆销量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有信心在全球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三。在接下来的3年里,极氪将推出6款车型。”
据介绍,今年1月份,吉利控股集团与无锡市惠山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元在无锡市布局建设年产能60万台(套)的新能源动力总成项目,主要从事高性能电驱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车企竞逐电动化高地
随着比亚迪正式宣布自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转型电动化已不再是选择,而是保障车企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上汽集团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也正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加速起跑,成为电动化转型浪潮中的“领舞者”。
上汽集团日前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整车合计产销量分别为1269347辆和1220563辆,分别同比增长5.52%和6.84%。其中,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9.2万辆,同比增长27.7%,增长幅度较为明显。
从细分品牌来看,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持续发力,高端产品正加速落地。
日前,上汽荣威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汽荣威累计销量达85303辆。值得注意的是,上汽荣威3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20%,其中科莱威CLEVER环比增长14%;而荣威i6 MAX EV纯电动版环比增长更是达到227%。
随着智己汽车旗下智己L7 Pro正式上市,上汽集团在高端电动汽车方面的产品线布局也进一步丰富。作为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智己L7系智己汽车旗下的首款量产车型。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上汽集团在电动智能转型方面稳步推进,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新品端表现持续向好,销量有望快速提升。“R品牌将与L项目(智己汽车)形成互补,R品牌作为新势力国企品牌,主打差异化路线,智己汽车则定位高端豪华品牌。”
另一方面,主打换电路线的睿蓝汽车销量也快速增长。数据显示,睿蓝汽车3月份的销量为2008辆,环比增长24%;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5309辆,今年仅用3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2021年全年的6成销量。而在销量快速攀升的同时,睿蓝汽车3月份的订单量也水涨船高,达到11298辆。
“公司将坚守‘新一代换电出行新势能’的品牌定位,从产品布局、渠道规划、生态构建等维度全面发力换电产业,致力于成为‘国民换电普及者’。”睿蓝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睿蓝汽车还将通过技术保障、服务培训、备件供应、服务管理四大保障体系,满足用户多样化用车需求。”
海外市场竞争力持续向上
除了在电动化方面持续发力外,车企也在积极开疆拓土,将中国汽车品牌销往全球。当前,出海征战新市场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1~3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58.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5.2万辆,同比增长61.9%;商用车出口13.0万辆,同比增长47.2%。
具体到今年3月份,汽车企业出口17万辆,同比增长28.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贡献度为17.4%。
“海外每卖出3辆中国汽车,就有1辆是上汽制造。”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汽集团的出海成绩同样优异。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海外整体销量突破17.2万辆,同比增长44.9%。其中,MG品牌1~3月全球销量达13.5万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沙特阿拉伯等全球18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销量前十。
而奇瑞集团作为国内首批将整车、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全球的汽车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力度和重视度都非常高。奇瑞集团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实现汽车销量229277辆,同比增长11.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3054辆,同比增长212.6%;出口69907辆,同比增长30.8%。
与此同时,奇瑞集团主动在海外市场与国际供应商和互联网巨头等开展深度合作,进行多领域的联合创新,围绕当地用户需求做产品“适应性开发”。在巴西,奇瑞集团建立了中国汽车第一个海外工厂,累计出口汽车15万辆;在智利,奇瑞集团超越主流品牌,2021年销量在智利市场位居前三。
据了解,奇瑞集团旗下产品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累计达到1000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200万。
随着越来越多的规划和产品陆续发布,中国车企正站上“扬帆出海”的大风口。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3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04.6%。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车企现在出海的主要打法还是将产品本身的配置功能,叠加性价比、服务和互动等差异化卖点作为产品竞争力。而在新能源汽车品类方面,车企整体的出海表现较为突出,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特点是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渐增强,竞争优势也日益明显。“中国车企组团进入欧洲市场,既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体系日益完善,也表明中国制造的市场竞争力正逐渐增强。”
(编辑:张家振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