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近日,片仔癀(600436.SH)发布公告,片仔癀控股股东九龙江集团分别与福建漳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漳龙集团”)、福建漳州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城投”)、漳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交通集团”)签订《关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份无偿划转协议》,九龙江集团拟将其持有的片仔癀900万股,占片仔癀总股本1.49%,分别无偿划转至福建漳龙集团、漳州城投、漳州交通集团各300万股,各占片仔癀总股本0.5%。公告显示,本次国有股份无偿划转事宜已取得漳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漳州城投此前对外投资的公司,大部分与自身主业相关,尚未持股上市公司。不过,片仔癀近年来也开始入主土地业务,对于未来双方是否存在联动,值得关注。
“内部”划分股份
漳州城投主体信用评级为AA+,截至2021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66.07亿元,同比增加90.3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减少33.51%。公司近年来资产规模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三季报,公司资产规模为463.84亿元。
根据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漳州城投为地方国有企业,大股东为持股90%的漳州国资委,因福建省将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划转充实社保资金,漳州国资委向福建省财政厅转让了漳州城投10%的股权,漳州城投实际控制人仍为漳州国资委。
从漳州城投对外投资来看,此前尚未投资过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6月末,漳州城投合并范围内共有子公司65家,其中一级子公司12家。2020年,漳州城投合并范围内一级子公司增加1家,为漳州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信息产业集团”),不过,2020 年8月,漳州城投将持有的漳州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无偿划入漳州信息产业集团,漳州城投持有漳州信息产业集团70%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而此次片仔癀将300万股划转到漳州城投,是漳州城投首次持股上市公司。不过,片仔癀的大股东九江龙集团同样由漳州国资委控股。而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9日,片仔癀发布公告称:“潘杰因工作调整,向董事会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根据公告显示,继任董事长一职的林纬奇此前系从漳州市国资委调任。2014年开始,林纬奇任职福建省漳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同时,林纬奇曾在2001年至2014年期间于香港漳龙实业有限公司任职,该公司系片仔癀海外总经销商。
一方面董事长系国资委领导调任,另一方面此次股权划转也经国资委批准,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次由国资股份的“内部”划转。那么,对于未来片仔癀是否与漳州城投存在业务上的联动,记者向两家公司分别发送了采访函,但两家公司均未作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片仔癀近年来有向土地、房地产业务进军之势。2022年1月19日,片仔癀发布公告称,拟投资新建产业园,该投资概算为上限不超过44.8亿元,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其中,片仔癀大健康智造园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约28亿元,片仔癀健康美妆园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约16.8亿元。
根据评级报告显示,漳州城投作为漳州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建主体,得到市政府在资金注入、资产划拨上的大力支持。对于漳州城投是否会参与上述产业园项目,漳州城投方面没有作出回应。
但是,早在2021年10月,漳州城投和九江龙集团旗下的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片仔癀资产”)均出现在漳州第三场土拍,片仔癀资产以2.81亿元底价竞得某地块。另外某地块,由漳州城投以1.53亿元底价竞得。相关数据显示,在房地产市场方面,2020年,漳州市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678.35亿元,同比下降11.8%。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房地产企业出现一定的资金问题,城投拿地的情况开始增加,同时,一些地方城投还会出现平台、资产整合的情况,以此增加自身的运营能力和资产体量。如果可以通过入股上市公司,亦可以增加资本运作的能力。”
资本运作有望加强
根据评级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漳州城投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45.42亿元、61亿元和39.86亿元。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结构变动较大,其中,2019年至2020年,因前期开发保障房项目和商品房项目收入陆续确认,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明显增长。但是,受漳州市土地市场出让政策影响,公司一级土地开发收入占比近年来逐年下降,2020 年以来未确认收入,但资金占用较大。随着公司保障房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公司仍面临较大的资金投入压力。
同时,根据评级报告显示,跟踪期内,该公司债务规模仍快速增加,刚性债务压力持续上升,未来债务偿还压力较大。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净流出,资金平衡对筹资活动依赖程度高,易受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公司资产集中于存货中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流动性偏弱,同时跟踪期内存量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水平继续下降,流动性压力有所上升。跟踪期内伴随营业毛利和投资收益的增加,公司盈利状况有所提升。
虽然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但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市场企稳向好,尤其是通过控股上市公司,偿债压力或得到一定的解决。“城投之前的基础设施投资相对过剩,投资回报下降。特别是很多地方在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后,面临着产业升级转型的问题。融资平台的原有模式已经无法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帮助。城投企业并购上市公司,不但能够将上市公司所经营的主业相关的产业引入本地,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利用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便利性,将其打造成本地的资本运作平台,加上产业基金等配套业务的发展,带动地方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同时,城投仅仅依靠主体信用评级进行债权、股权融资,将会对未来的偿债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可以强化自身投资股权的能力,增加与金融机构的联动,实现城投良性经营。未来融资平台公司控股一家甚至多家上市公司,或将成为主流。”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上市公司股权在国资企业内部划转的情况早有出现。2019年12月25日,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公告称,根据贵州省国资委要求,控股股东茅台集团拟将持有的5024万股贵州茅台无偿划转至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此外,近年来,亦有江西、山东等地出现城投收购省外上市公司的情况。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股权划转体现了行政的效率性,可以迅速地调动各种资源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城投价值的根本所在。虽然城投参与上市公司股权业务目的不同,有的城投或出于市场化转型,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刚性需求;有的城投或是出于上级行政指令要求平台整合升级的需求;有的城投或是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引进产业的目标需求。但是上述城投的做法具有示范效应,接下来可能有很多省市会采取类似方式处理相关问题。城投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借助资本市场经营模式,通过并购、收购等方式,基于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在产业发展上提供赋能,在资金融入上打通渠道,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协同发展。”
(编辑: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