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按照预期安排,经合组织(OECD)于12月20日正式公布《全球反税基侵蚀立法模板》(以下简称“立法模板”)。
在立法模板中,“支柱二”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将引入15%的全球最低公司税率,而目前最低税率主要适用于收入超过7.5亿欧元的跨国企业。
据OECD测算,支柱二全球最低税税率为15%后,预计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1500亿美元的企业所得税收入。
规则明确
作为国际税收体系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支柱二”立法模板的发布,表明全球范围对消除政府通过公司税收优惠进行招商引资的现状,予以改变的需求在增强。
2019年5月,OECD发布《研究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共识性解决方案的工作计划》,并提出“双支柱”的想法。其中支柱一逐步发展为赋予用户和最终消费者所在的市场国新征税权的“融合方案”,支柱二则由“全球反税基侵蚀”(Global Anti-Base Erosion,简称 GloBE)提案独立构成。
经过各国频繁磋商,2020年1月,OECD发布了支柱一融合方案框架文件和支柱二进展情况报告,至此“双支柱”方案基本框架逐步确立。
2020年10月,OECD分别发布了支柱一和支柱二的蓝图报告,此后,经过各方博弈,最终形成了“双支柱”方案。
在国家税务总局对此的解读中,支柱一主要是增加市场国的征税权,通过修改现有跨境所得税分配规则,将超大型高利润跨国企业的一部分剩余利润分配给市场国;支柱二则意在建立全球最低税制度,以确保大型跨国企业在每个辖区的有效税率都至少达到全球最低税率标准。
今年7月1日,130个包容性框架成员辖区达成“双支柱”方案初步共识。10月8日,136个包容性框架成员辖区进一步达成全面共识。
一位国际税研究人士表示,目前发布的立法模板是基于136个包容性框架税收管辖区就国际税收改革方案所达成的共识而制定。“其实按照双支柱方案,立法模板应该有更详细的规则发布,但各方都希望在2021年结束之前能有实质进展,受时间限制,立法模板只对最低税率做了明确要求。”
不过该人士强调,目前OECD包容性框架仍在研究支柱二全球最低税规则的其他关键组成部分。“比如,针对从发展中国家向低税辖区支付的某些关联款项所优先适用的应税规则,在最低税率实施后,这一情况应该如何进行协定等问题”。
按照时间表,OECD表示,2022年初将发布GloBE立法模板的规则注释,并解决与美国全球无形低税所得规则共存的问题。
税务合规性
随着立法模板的发布,很多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也在担心全球税务合规问题。“目前立法模板的制定过程并未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虽然部分特定行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一些细节问题仍可能引发争议。”一位供职四大的税务人士分析。
由于细节问题尚未解决,对跨国公司而言,未来全球税务合规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12月22日,德勤在其报告中指出,支柱二的新规则将对跨国企业集团的全球税务合规提出新的要求,比如企业需要掌握新的规则,同时要收集整理数据,以及提交额外的关于支柱二计算的GloBE信息申报表和通知。
“对企业来说,他们比较担心‘通知’所有税务机关这一要求,因为此前国别报告的报送要求已经证明不同辖区之间的‘通知’流程存在极其繁琐且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支柱二还需要申报相关通知,那有可能增加企业在多个辖区申报而产生额外的成本。”报告称。
然而现实是,这种担心并没有因为立法模板的发布而有所缓解。
来自OECD税收征管论坛的消息显示,2022年税务主管当局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有效实施支柱一和支柱二。
对此,前述税务人士表示,支柱二本身是通过建立全球最低税制度,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为企业所得税税率竞争划定底线。“因此,在公告没有更多细节发布的情况下,跨国企业需要按照GloBE规则完成相关报告的提交任务”。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新规则的实施主要依赖会计数据,相较之前,适用支柱二规则的每一个成员实体都应当通知其主管税务机关该集团申报表的申报主体及所属辖区。
对于已采用支柱二规则但没有信息交换关系的辖区,当地成员实体需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一份申报表。
不过,根据2021年10月发布的包容性框架声明,低税支付规则将于2024年开始生效执行。在此之前,OECD还将于2022年初发布应税规则的协定范本条款以及落地实施的多边工具,并计划在2022年3月公开意见征询,以此解决支柱二中部分有争议的问题。
(编辑:孟庆伟 校对:彭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