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玉芳 深圳报道
近来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备受关注,恒大债务危机爆发后,十余家上市房企信用评级接连遭评级公司下调。随着大型房企信用风险的集中上升,各商业银行也在加强风险排查,调整房地产业务发展策略。
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日前在对公业务开放日上透露,现阶段针对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排查已经全部结束,下一步要重点做实贷后管理,同时升级资金封闭管理的要求;未来将通过客户主体白名单、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选择,做好增量业务的风险管控。
不仅房地产行业,新冠疫情以来,各领域企业主体信用风险普遍上升,业务发展需求及新监管形势的驱动下,各商业银行也在加快智能化风控的转型升级。郭世邦认为,科技赋能为银行实现了智慧风控平台和智慧特管平台的智能化风险管理模式创新,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平安银行核心竞争力。
升级房地产业务资金监管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加剧了市场对大型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的担忧。连日来,包括绿地控股、富力地产、中国奥园等十余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密集地遭评级机构下调。
上市房企信用风险上升的同时,各商业银行也在加快涉房企业存量业务的风险排查及新增涉房业务的风险策略调整。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人士透露,这几年受房地产政策调控影响,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客户的进入门槛一直在上调,之前恒大债务事件曝出来后,总行再次调整了房企授信策略,门槛进一步提高,并要求业务层面加强对存量房地产企业客户及关联公司的风险预警,重点关注其上下游供应商、项目施工单位的合作及进展情况,对存在较高信用风险的企业客户,尽快压降存量规模。
郭世邦透露,此前平安银行已启动针对房地产企业存量业务的全面风险排查,现阶段风险排查已经全部结束,下一步要重点做实贷后管理,同时升级资金封闭管理的要求。“现在来看,资金监管也容易出现问题,下一步在这一块也要做扎实。”
平安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914.7亿元,不良率仅为0.57%。
郭世邦认为,提前预判、主动管控,是平安银行涉房贷款实现低不良率的关键。“2017年平安银行就实施了房地产企业白名单,且每半年更新一次,并对风险客户风险提前预警。之前与平安银行合作的11家房地产企业中,有8家客户的业务因为提早风险预警,及早退出,没有发生信贷业务损失;剩下的3家虽然踩雷了,但是在风险暴露前已提前大幅压降业务规模。”
郭世邦还指出,2020年以来,平安银行启动了房地产业务的城市分析模型,充分优化了该行房企客户结构。
“以前银行是按照一二三线城市的标准划分,按照这一标准,一般一、二线城市风险低,三线城市的房企业务风险高,但新的城市风险模型调整后,我们改为一类、二类的标准进行区域评判,有些二线城市可能因为风险偏高而成为二三类城市。”郭世邦如是指出。
银行涉房业务审慎加码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业务发展挑战。央行和银保监会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中金公司分析认为,随着风险事件冲击减退,房地产贷款发放或将逐渐回归正常化,但集中度要求对贷款投放仍将形成约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日前在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遏制,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保持平稳,房地产行业总体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银行也在加快房地产行业信贷投放策略调整。郭世邦认为,现在房地产还在风云变幻,未来,根据房住不炒的政策部署,在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和占比的同时,也要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控。
“新增业务风险管控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实行白名单制,选择好客户主体;二是重点选择一些人口净流入、产业支撑力强的城市区域;三是重点选择有区位优势,尤其销路前景好、周期短的项目。”郭世邦如是表示。
加速智能化风控体系转型
银行在推进新一轮房地产业务风控策略调整的同时,也在加快其智能化风控体系转型的步伐。
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新冠疫情以来,企业信用风险普遍上升,同时银行业务全面线上化、智能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为了适应新的业务发展形势和监管要求,银行建立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化风控体系需求更加迫切。
安永日前发布的一份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认为,银行对风险管理的投资不断加大,90%的银行希望加强集团内部的风险管理技能;70%的银行首席风险官认为,在未来几年,最重要的风 险管理能力,是银行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这就使得灵活性、敏捷性至关重要。
此前,平安银行也在进行风险管理体系转型调整。郭世邦透露,平安银行对公风险管理团队已完成对公、零售规模结构的调整,目前,对公客户数更新过半,优质新客户成为资产质量稳定的坚实基础,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平安银行核心竞争力。
郭世邦认为,通过科技赋能,平安银行取得了风险管理模式创新的两大成果:一是智慧风控平台,是人机结合的数据化“风控大脑”;二是智慧特管平台,是清收处置生态共赢的“云平台”。
智慧风控平台将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预警等全流程纳入线上化、数字化管理,集成持续迭代的八大智能场景应用,赋能风控、赋能管理、赋能发展。智慧特管平台已实现清收处置全流程100%线上化运营,将特殊资产清收处置流程梳理为120+清收标准动作,实现从移交分案、尽职调查、一户一策、方案执行到入账回收的清收作业全过程闭环线上化、节点化、任务化。
在预警风控方面,郭世邦透露,平安银行建立了空地结合的贷后监管,通过空中智能预警系统对客户进行7*24扫描,识别风险信号后,实时发预警;同时通过总行事业部、分行等成立的地面监控体系,对风险客户层层包围。
此外,郭世邦还指出,平安银行实行动态管理客户策略,总分行联动开展对客户风险的前瞻研判,按季警示,并及时调整授信策略。对于优质客户,加大拓展力度,对于潜在风险的客户,在不引爆风险的前提下加快退出,组合管理,保障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
(编辑:朱紫云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