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近日,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对2020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在业界看来,这一年度报告与《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季度发布)和《中国区域经济运行报告》(年度发布)并列为央行三大报告,对于下一阶段的风险防控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报告发布时间较去年有所提前,因为去年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是在11月6日。
就此,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今年的报告发布时间较往年提前,或许与此有关。”
报告主体分为三部分
此次报告主体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仍然是“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金融业稳健性评估”,不过,第三部分则由2020年的“宏观审慎管理”调整为“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王静文对记者表示:“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这一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之后,确实有必要构建起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常态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具体来看三个部分: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方面,报告指出,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但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潜在风险挑战仍然存在。
在该部分专题中,央行重点还对宏观杠杆率变动等进行了分析。报告表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我国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但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复苏,2020年宏观杠杆率增幅逐季收窄,第四季度环比净下降。
这在王静文看来,调整杠杆率正是防风险的关键所在,央行近些年来反复强调的“保持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一致”,其实就是“稳杠杆”的体现。
其次,在金融业稳健性评估部分,报告指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金融业总体稳健运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本充足水平稳中有升,盈利能力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这部分专题中,央行重点对银行业压力测试进行了分析。王静文认为,这是保证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
根据报告显示,2021年的参试银行共包括4015家,包括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3家城市商业银行、1533家农村商业银行、611家农村信用社、27家农村合作银行、1631家村镇银行、19家民营银行、42家外资法人银行和1家直销银行。
据王静文介绍,此次4015家参试银行较2019年的1171家和2020年的1550家大幅扩容,并且新增了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结果。
此外,在构建系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部分,央行表示,2020年,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加强疫情下宏观政策协调。
这部分专题中,央行重点阐释了如何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常态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
报告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指挥下,金融系统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这包括:一是宏观杠杆率持续过快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各类高风险机构得到有序处置。三是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四是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得到稳妥化解。五是金融秩序得到全面清理整顿。六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有力推进。
就此,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称:“近年来,国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果,影子银行、金融无序发展得到有效遏制,信用风险显著降低,一系列法律制度加快完善,宏观风险整体趋于收敛。尤其是在国内经济遭遇疫情等风险冲击下,调控部门较好平衡了风险防范和经济恢复。”
展望未来,报告还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报告还指出:“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王静文对记者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全社会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事,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报告还称,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着力降低信用风险,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促其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
在王静文看来,从监管角度来看,需要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此次已从金融市场、金融改革和金融机构三个层面进行了部署。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