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治斌 曹学平 上海报道
日前,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威生物”)披露其赴科创板IPO首轮问询答复,其采购模式和供应商成为上交所的重点问询内容之一。
招股书披露,迈威生物采购项目主要分为对照药、试剂耗材及办公物资等;临床CRO及临床前技术服务;产业化工程建设及工程建设相关的货物、服务等三类。
首轮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迈威生物补充披露,2018年~2020年报告期内(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上述三类采购的采购金额及前五大供应商。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迈威生物前五大主要原辅材料采购供应商中深圳市祥根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祥根”)、上海睿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睿麟”)的社保缴纳人数均为零。与此同时,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睿麟的公司注册地址青浦房地大厦,也并未见到上海睿麟。相关工作人员称,上述地址为房产交易的场所,没有其他公司。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格来赛生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来赛生命科技”)也为迈威生物的原辅料供应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公司注册地址的房间外,未见有任何“格来赛生命科技”的标志。
针对上述原辅料供应商等相关问题,记者致电并致函迈威生物证券事务部,相关工作人员称会告知领导查看采访函,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供应商真实性存疑
深圳祥根成立于2010年1月,经营范围涵盖一类医疗器械的批发;二类医疗器械(二类体外诊断试剂除外)的销售(需取得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后方可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医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报关代理;化学合成物的研发、购销、技术转让等多个方面。
根据问询回函披露,深圳祥根分别是迈威生物原辅料2019年的第一大供应商、2020年的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是1720.35万元、1747.50万元,当期采购原辅料总额比例分别是19.33%、14.06%。
天眼查数据显示,根据深圳祥根2020年度报告,公司2020年度的社保缴纳人数为零。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祥根的控股股东深圳市祥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社保缴纳人数仅为3人。
社保缴纳人数异常的还有上海睿麟,其成立于2012年10月,经营范围涉及生物科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消防工程,销售化工原料及产品(除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学品)、仪表仪器、机电设备、五金交电、消防器材、计算机及配件等。
而在报告期内,上海睿麟连续三年为迈威生物的原辅料供应商。迈威生物对上海睿麟的采购金额分别是644.99万元、969.08万元、767.56万元,当期采购原辅料总额比例分别是10.09%、10.89%、6.55%。
除此之外,上海睿麟还是迈威生物2018年的产业化工程建设及相关采购的第五大供应商,迈威生物对其采购金额为1215.78万元,占当期新增在建工程比例为5.44%。在迈威生物“G55抗体药物生产项目”的在建工程中,迈威生物向上海睿麟采购设备,采购金额为1409.09万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海睿麟的住所为上海市青浦区城中西路111号5幢二层A区228室。6月28日,记者实地走访上述地址,门卫告诉记者该地址没有上海睿麟这家公司。“我们这里是房产交易的地方,是办房产证、交税的地方,还有档案室,没有其他的公司,这里也没有五幢。”
迈威生物的另一家原辅料供应商为格来赛生命科技,其成立于2019年10月,为迈威生物2020年原辅材料的第四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598.52万元,占当期原辅料总额比例为5.11%。除此之外,格来赛生命科技还与迈威生物全资子公司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签署了购买填料的合同,合同金额为200.14万美元。
格来赛生命科技的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业盛路188号A-738室、739室。记者了解到,上述业盛路188号为洋山国际贸易中心。6月29日,记者走访上述地址发现,在格来赛生命科技的738室、739室外,没有任何公司标志。
“没听说过这家公司,可能是在这儿虚拟注册的。”洋山国际贸易中心保安向记者说道。不过,洋山国际贸易中心对接企业服务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格来赛生命科技注册在上述地址,有两个房间是给他们办公的,两三个月前见过他们在这里办公。”
尚无产品上市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抗体药物。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迈威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0.25万元、3737.57万元、2942.57万元、88.65万元;分别净亏损1.03亿元、2.38亿元、9.29亿元、2.66亿元。
连年亏损的背后,迈威生物旗下尚无一款产品上市。招股书显示,迈威生物拥有涵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疾病领域的三个梯队共16项在研品种,所有品种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及销售。
具体来看,迈威生物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9MW0113(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已于2019年11月申请新药上市;另有4项在研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其中9MW0311、9MW0321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8MW0511及9MW0211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有1项品种9MW3311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他10项在研品种处于I期临床试验和/或临床前研究阶段。
记者注意到,迈威生物9MW0113预计上市时间为2021年三季度。9MW0113药品的目标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等,目前市场上已有5款同类型药物上市,2款处于申请阶段。
招股书显示,9MW0113为迈威生物及子公司泰康生物与君实生物及其子公司苏州众合合作开发品种,根据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双方设立合资公司作为9MW0113的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迈威生物或其子公司负责销售,生产转移完成后委托迈威生物或其子公司负责生产。
“尽管双方已就9MW0113的合作签署了协议及补充协议,对各自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约定,但仍然存在双方就协议及补充协议未尽事项无法达成一致,或协议双方一致同意终止协议,或协议一方单方面终止协议,导致9MW0113存在合作无法实施的风险。”迈威生物方面表示。
根据招股书披露,9MW0113上市前销售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迈威生物存在销售团队招募进度不及预期的情况。迈威生物还表示,“公司合作开发的9MW0113预计2021年三季度获准上市,上市后将直接与原研产品及至少4家药企已上市以及多家药企后续上市的同类品种展开竞争,也面临生物类似药集中带量采购的价格压力,从而导致9MW0113存在上市后商业价值降低的风险。”
除去待上市产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外,迈威生物的资金压力也不小。2017年~2020年上半年,迈威生物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439.70万元、-1.56亿元、-3.54亿元和-2.4亿元。同期迈威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7亿元、1.69亿元、3.63亿元及2.5亿元。
“公司未来仍需持续而大量的研发投入,尽管9MW0113计划于2021年三季度获得上市许可,短期内仍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如公司无法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取得盈利或筹措到足够资金以维持营运支出,公司将被迫推迟、消减或取消公司的研发项目,影响在研品种的商业化进度。”迈威生物方面表示,主要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来满足研发投入及日常经营支出的资金需求。
据悉,迈威生物本次IPO拟募集资金约29.80亿元,用于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抗体药物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用作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为7.8亿元。
记者注意到,2020年4月,迈威生物曾宣布完成19.7亿元A轮融资。方拾玉资本领投,东方富海、正心谷创新资本、海通资本等机构跟投,上述融资分为两个阶段完成。对于上述融资的完成情况,记者也在采访函中提及,同样未有回复。
(编辑:阎俏如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