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受多城市集中供地影响,房企前5月拿地、货值增速明显。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1年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3274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14.3%。TOP100房企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9.7%,比重有所上升。
5月份,北京、杭州、南京、苏州等11个热点一二线城市集中供地,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2.1%,单月增幅显著。
据统计,TOP10企业1~5月新增货值总额38129亿元。规模房企凭借资金充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在首批集中土拍中优势显著。保利发展以1801亿元占据榜单第一。融创中国在首批土拍中表现亮眼,在杭州、广州、北京、上海4城拿地总额达293亿元,位列4城房企拿地金额TOP10榜单中,前5月累计新增货值规模1620亿元,排在保利发展之后。招商蛇口以1570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3名。
国企、央企成为前5月土拍市场的主力军。据克尔瑞统计,万科、保利、中海、招商等绿档企业,5月份在集中供地中均新增5宗地块以上。尤其是万科、招商等延续了4月积极拿地态势,截止到5月,在首轮集中出让中已分别获得20和14宗地。
此外,位于房企中部梯队的卓越集团,因在5月北京土拍中斩获4幅地块,一跃成为北京前5月拿地“黑马”。区域深耕型房企在首批集中土拍中亦占据优势,如滨江、融信联手在杭州获得7宗地块,首开股份在北京新增5幅地块。
从房企拿地区域来看,二线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热度最高。这主要由于首批集中供地的11城中有9城为二线城市,有4城位于长三角。北京、南京和杭州3城市受到众多大型房企“追捧”,土地成交金额均超过990亿元,远超其他城市。青岛、济南等城市半数地块被百强外房企所获。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企拿地面积较高的几个城市中,温州作为唯一一个22城以外城市,受到房企关注。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高级分析师张晓飞指出,这是由于“两集中”政策出台后,重点22城短期供地停滞,部分企业转战热点三四线城市,导致这部分城市土地市场升温明显,温州即为典型。
土地“两集中”供应下,房企的资金压力增大。据统计,5月份50家代表房企招拍挂权益金额占比均值为80.8%,较1~4月有所下降,合作拿地力度有所增强。尤其是北京、杭州等土地总价较高的城市,“抱团”已成为拿地主流,“规模房企+中小房企”、“中小房企+中小房企”、外来房企与地方企业互补等组团模式较为常见。
与此同时,房企的招拍挂拿地权益金额占比依旧低于2020年同期,此种情况已成为今年常态。房企寻求招拍挂之外的项目案例增多,5月份,金科股份与大连金普新区达成协议,将在文化产业园、数字科技、城市综合体、沿海国际社区等方面展开合作;融创中国与贵州省签署战略协议,将就城市共建、产城融合等领域推动贵州文旅发展;远洋集团与长沙市天心区政府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城市更新、综合开发等项目上探索合作机会。
(编辑:卢志坤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