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文
2021年4月19日,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曼联、AC米兰等12家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宣布正式创立欧洲超级联赛。消息一出,欧洲乃至世界足坛为之哗然。然而仅过两天,迫于各方压力,欧洲超级联赛就已经土崩瓦解了。
在欧洲足坛,各国都有自己的联赛、杯赛,国家间有冠军杯、联盟杯,甚至世俱杯赛事。本来这些赛事已经非常有序、成熟,成为传统,为什么这几家俱乐部还要闹出这么个幺蛾子,想再创立一项很可能打乱既有比赛系统的赛事呢?
皇家马德里主席兼欧洲超级联赛首届主席道出了答案。他在接受西班牙媒体采访时说:“足球目前正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仅皇马一家俱乐部就损失了4亿欧元。欧洲超级联赛可以解决俱乐部的财政问题……不踢欧冠踢欧洲超级联赛,可以让我们恢复此前的损失。”说白了,就是“缺钱”。
的确,当前整个国际足坛都在受到钱的困扰。这一方面表现在资金的紧缺上,比如曾经以资金充裕著称的中国足协超级联赛(中超),竟发生了上届联赛冠军俱乐部因资金问题而解散的奇葩事件;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俱乐部运营艰难入不敷出上,现在越来越多的足球俱乐部通过自身的运营,已经很难赚到钱。皇家马德里是世界上商业运作最为成功的足球俱乐部之一,仍然亏损4亿欧元,同样甚至更为成功的巴塞罗那俱乐部更是负债11亿欧元,陷入财务危机。
而欧洲超级联赛似乎给这些俱乐部解决这些困扰带来希望。据报道,欧洲超级联赛的背后其实是资本——美国资本的推动。美国银行巨头摩根大通将为欧洲超级联赛提供46亿英镑的债务融资。藉由这笔钱以及体现这笔钱意志的赛制,欧洲超级联赛冠军的最终奖金将达到4亿欧元,是现在欧洲冠军杯联赛冠军奖金1.2亿欧元的三倍多。难怪这么多顶级俱乐部都想“造反”“闹革命”。
那么,资本就一定能改变足球的困境吗?恐怕未必。“弗洛伦蒂诺们”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信奉践行的“足球资本主义”,正是造成现在足球困境的原因之一。
通过资本,高价、大量购买优秀球员、教练,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提高俱乐部实力和影响力,再经由高水平商业运作,利用全球化的红利,通过转播权、企业赞助、广告、门票、周边产品等渠道获取高额利润,并循环往复,这就是“足球资本主义”的逻辑。少数几家顶级俱乐部就是靠这套逻辑在足球世界攻城略地,使自己从强队变成豪门,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足球。最著名的例子正是弗洛伦蒂诺操盘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在2003年花巨资购买了前锋、中场、边锋、后卫等位置当时世界最优秀的7位球星加盟,组成世人瞩目的“银河战舰”。球队成绩不说,这些球员带来的明星效益和影响力,着实让皇马赚得钵满盆溢。
资本使获得者成为“抽水机”,能够抽取资本洼地的“水”资源,在足坛就是抽取钱少地区、俱乐部的球员、教练和观众。欧洲钱多,欧洲俱乐部的“抽水机”把原本水平更高的南美洲俱乐部“抽”成了自己的后备力量培训基地。而“干涸”的南美洲俱乐部,其水平、赛事影响力都随之一落千丈,难以再和欧洲抗衡。欧洲赛事精彩了,但过去引人入胜的欧洲、南美足球俱乐部间的较量,就这么变得毫无吸引力了。这算是资本给足球带来了增值呢还是减值呢?
而且资本具有聚集,形成更大优势、获取更高利润的属性。流向欧洲的钱最终聚集到那些顶级豪门,成为功率更强的“抽水机”,同样把欧洲众多中小俱乐部“抽”成自己的后备力量培训基地。豪门俱乐部每个赛季要同时在三四条“战线”上作战,为确保每条战线都能取得好成绩,这些俱乐部往往都会购买、配备两套甚至更多的由优秀球员组成的阵容。而其他中小俱乐部,好不容易发现、培养出一名优秀球员,过去能长时间为俱乐部效力,提高球队实力,代表俱乐部吸引本地球迷。而球队间的比赛也因为各队都有比较优秀的球员而实力均衡,比赛有悬念吸引人。但现在,在巨额转会费、高薪酬的作用下,这些球员宁愿到豪门俱乐部去轮换上场,甚至做替补,也不会留在原来的小俱乐部。长此以往,欧洲强队和弱队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据报道,在2019年欧洲足球俱乐部球员身价排行上,排名第一的巴塞罗那俱乐部,球员身价(转会费)达到11.8亿欧元,很多比赛中,梅西一个人的身价就超过对方整支球队。而小俱乐部则从球队到赛事都水平下降,越来越平淡、缺乏吸引力,直至俱乐部所在社区的人也不再关注。
而这恰恰是对足球最严重的伤害。足球本来是和社区共生的,俱乐部以自己的理念、风格、实力为社区球迷带来欢乐,代表社区的精神,而社区球迷则支持、关注俱乐部,甚至把俱乐部作为自己的寄托。俱乐部和社区球迷都会把彼此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传统足球的基础。一旦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和社区的关系变松散,俱乐部不能让社区球迷兴奋,不能代表社区精神,社区的人也不再关注球队的比赛,足球也就失去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弗洛伦蒂诺说:“现在40%的年轻人都不喜欢足球,就是因为低质量的比赛太多了。”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这些“抽水机”功率太强,把“水”抽得太干净,才造成大量中小俱乐部间的比赛质量降低(强弱队之间的较量精彩程度也降低了),从而失去本地青年球迷吗?
现在看来,“足球资本主义”打垮了中小俱乐部,但并没有给豪门俱乐部带来更多的繁荣,他们也陷入了困境。于是,他们合谋升级这套逻辑,再次改变足球。据报道,如果欧洲超级联赛得以举行的话,那将是一种类似NBA赛制的联盟赛事。联盟当然是封闭的,在这种赛制下,足球只是联盟中15到20个社区的事情,绝大数中小俱乐部相当于“被抛弃”,与此无关了。对那些“被抛弃”的俱乐部球迷来说,足球从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表演—观赏”的项目。这当然要动摇欧洲足球的群众基础,反而进一步降低足球的影响力。现在豪门俱乐部比赛的现场观众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地甚至海外旅游者了。虽然门票收入更高了,但他们只是游客,看比赛也只是一个旅游项目,游客和足球并没有太多关联。
从另一个角度看,足球这种用脚完成的运动赛事,失误多,节奏慢,对抗性弱(相对的),得分少,如果没有立场、情感等因素在里面,真的有NBA那样的观赏性吗?况且,不同国家的强队难得对阵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强队间频繁的比赛也有可能降低足球的吸引力,利物浦俱乐部主教练克洛普2019年评论欧洲超级联赛的构想时就说“谁愿天天看利物浦打皇马呢?”。
随着更多的豪门退出欧洲超级联赛,这个联赛也许会改弦更张,也许会就此打住,但足球的困境并没有改变。更大的危机在于互联网时代,足球真的难以和社交、购物、打游戏争夺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不论是让足球回归社区传统,重建广泛的基础,还是让足球越来越“高大上”,成为更精彩的“表演项目”,恐怕都离不开资本。从这个角度看,怎么利用好资本而不被资本左右,也是足球要面对的话题。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