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嘉玲 北京报道
“‘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3400个,打造了一大批标志性工程,也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表示,未来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新的精品工程、幸福工程和民心工程,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周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汇集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么,中国企业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画好这幅工笔画?周勇用了三句话回答这一问题。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周勇介绍说,中国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2020年12月,我们建设的由中国建筑承建的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全长近400公里,打通了巴基斯坦中部南北交通大动脉,成为了当地百姓口中的致富路,也为中巴建交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周勇表示,“一带一路”的巨大魅力,不仅在于一个个具体项目,更在于各国人民在互通有无、交流互鉴过程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据周勇介绍,由习近平主席和埃及塞西总统共同见签的埃及新首都项目,是一座包含非洲最高所在地的智慧新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仅用10多天时间完成建设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之后,中国建筑又第一时间向埃及派出了工作组和医疗组。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周勇还说,“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也给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新的平台,更给增进各国民生福祉增添了各种色彩。我们海外员工有一个共同深刻的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正不断再现于世人面前。”
(编辑:孟庆伟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