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沛通 赵毅 广州报道
2021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今年两会带来2份提案,分别为《关于加强对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关于加快电化学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国家3060战略目标落实的提案》。
作为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掌舵人,在关于加强对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中,曾毓群表示,当前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维权过程较为困难。其一为取证难,维权成本高;其二为维权周期长,无法匹配锂电池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其三为商业秘密维权困难。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曾毓群称,在一个案件中锂电池制造商通常公证购买至少两个车型,每个车型至少两辆,费用高昂。如果涉嫌侵权的锂电池装载在大巴、重卡、轮船、飞机或储能电柜等产品时,权利人还面临无法取证的困境。
提案中曾毓群进一步表示,在实践中,诉讼前期准备、一审、二审,整个案件全过程需要三年左右,相对锂电池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严重滞后。此外,商业秘密维权困难,此类案件通常需要到对方的厂房或办公点取证,但在实践中法院当前的取证力度相对较弱,如遇对方不配合则法警无能为力,依靠公安机关取证也存在立案门槛高以及办案经验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曾毓群建议,深化证据保全制度规则,降低举证阶段的难度和维权成本;建立知识产权特别审理程序等提高审理效率,缩短审理周期;加快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个提案中,曾毓群认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光伏+储能”大有作为。曾毓群表示,当前宁德时代已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
根据公开报道,2020年9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中国宣布减排新举措,明确碳中和路线图。
曾毓群援引数据表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全面提速。可再生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大,规模化并网影响电网稳定运行,新能源+储能模式将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储能系统作为能源存储转换的关键,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
曾毓群表示,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离不开储能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但就实践情况来看,还存在些许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曾毓群在提案中进一步列明:一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研究,各方规划统筹协调性不足;二是市场机制不成熟,投资储能经济性差;三是缺乏准入门槛要求,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出。
在此基础上,曾毓群提出详细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将电化学储能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规划;是建立市场机制,让储能既要“有效”(有效果有价值),也要有利(有价格有收益);推进新能源发电+储能,同步制定储能电站性能和安全标准,防止低水平竞争;建设储能云平台,用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模式创新储能运营机制,提高储能收益。
(编辑:赵毅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