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政策撬动核酸检测百亿市场增量 “乡采样、县检测”面临挑战
本报记者 张锦 北京报道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现在乡愁是一张阴性核酸检测报告。”——在微博热门话题“农村返乡每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中,有网友留言。
1月28日,春运大幕将正式拉开。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最新规定及相关解释,2021年1月28日~3月8日春运期间,返乡人员,即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需要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须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进入冬季,我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所在地区在地方政府的要求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启多轮次的全员核酸检测,集中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但春节返乡是自主行为,不属于“应检尽检”的范畴,因此是自费的。对于农民工等基层务工人员来说,单次最低也要近百元的检测费用恐怕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通知称,按照自愿原则,春节期间返乡人员核酸检测可以采取10混1混采技术开展检测,降低个人检测费用负担。资料显示,福建省此前已将公立医疗机构混样检测的价格降至最低每人次15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经过此前多次集中检测的历练,核酸检测上下游企业,无论是试剂生产还是检测能力,都能够满足可能到来的检测高峰。但对于缺乏检测经验,同时检测能力和机构都匮乏的农村地区,或许仍将带来一定的挑战。
有证券机构预测,返乡政策的后续实行,对于核酸检测产品的生产厂商以及核酸检测服务提供商来说,分别有百亿级别和千亿级别的市场增量。然而,核酸检测的实际需求量或受国家“原地过年”倡导的影响而大打折扣。
上下游企业有能力满足检测需求
受多地暴发本土疫情和临近春节影响,近日核酸检测相关产品需求增长迅速。
一家生产新冠核酸检测采样管的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此前的河北疫情需求量大,当天就把库存用完了,目前稍微处于亏单状态,正在抓紧派单和生产,放假前要把库存备出来,但他表示:“产能没什么难的,日产能20万~30万人份。”
另一家生产鼻咽采样拭子的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一周有5%的订单增长,目前公司都在为高峰期做准备,储备量多一点。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此前表示,预计2021年春运期间,全国将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比2020年增加一成多。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1月13日,全国8437个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相当于2020年3月底(2081个)的4倍;单管检测能力达到每天1255万人份,相当于2020年3月底(126万人份)的10倍。
1月27日,据国家卫健委《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已超过1500万份/天,如进行混样检测,全国总检测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保障春运期间核酸检测需求。
据了解,目前,各城市的大规模集中检测多采用混样检测,即5或10支拭子样本集合于1个采集管。
“按照10混1,每天可检超过1亿人次,目前市场需求大概是4000多万人次/天。(需求量)对新冠核酸诊断领域来说不是问题。”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居金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一线城市的检测能力较为充足。
以北京市为例,至少有252所有资质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机构,包括医院、疾控中心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其中多家机构在全市范围内有不止一处采样点,居民可通过电话、114平台、微信公众号以及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预约。
1月24日下午,记者检索“北京114预约挂号平台”发现,有多家公立医院在近一周内显示“无号”或“约满”的状态。
“114放号少,要是一定想来中日友好医院做,可以在做的那天零点在医院的APP上抢号,和买火车票一个道理。”中日友好医院核酸检测电话咨询人员解释称,从电话咨询来看,有核酸检测需求的人大都是返乡回老家的。“去年11月之前(号源)每天富余,就从顺义疫情开始紧起来了,最近半个多月更紧张。”该人员称。
同日,记者从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处了解到,每天会开放多个时间段,以个人名义均能预约到隔日甚至当日的核酸检测,也有机构无须预约,携带身份证件可直接前往采样点。
“可能要到春节放假前几天才会出现检测高峰,目前样本量比较稳定,没有突然加大。”北京吉因加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公司在北京的7个采样点根据经验放号,控制人流量,减少聚集,“不存在没有试剂而不能做检测的情况”。
对于核酸检测试剂及相关辅助耗材的供应是否能保障的问题,据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核酸检测试剂日产能为665.5万人份。
“目前全国至少16家新冠核酸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一般企业)日产能在10万人份~50万人份,大的生产企业日产能达200万人份。所以诊断试剂不会出现短缺。”居金良表示。
据公开报道,华大基因(300676.SZ)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日产能可按需提升至200万人份;明德生物(002932.SZ)核酸检测试剂产能可达100万人份/天;圣湘生物(688289.SH)核酸检测试剂一天产能最高可达200万人份,每日产量随需求变动。
百亿、千亿级增量
核酸检测作为国内疫情判断的“金标准”,让大批抓住机遇的体外诊断相关公司在其他业务受到打击的情况下仍然“尝到甜头”。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的业绩预告,业绩创下新高,且增长原因多与新冠核酸检测产品或服务有关。
圣湘生物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51678万元到276678万元,同比增加6375%到7008%。报告称,公司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等产品销售大幅度增长,更进一步带动公司全线试剂的增量销售。
Wind数据显示,在A股24只新冠核酸检测概念股中,20家企业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达安基因、硕世生物、东方生物3家公司净利润的同比增幅超过1000%。
实际上,海外市场的检测需求远大于中国市场。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注册证54个,而获得出口白名单的企业有472家。以华大基因为例,
该公司4月16日发布官方消息称,其在国内已完成近60万人份新冠病毒检测,国际订货量近千万人份,覆盖8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一位体外诊断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在国内没有拿到注册的机构都转向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其实从3月初就已经开始大批量向海外输出抗疫物资,主要是诊断试剂,所以也带动了企业的业绩增长。
有专家预计,今年春运将会给国内新冠检测试剂生产厂家、耗材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1月21日,返乡政策公布后的第一天,核酸检测试剂概念股强势爆发,在Wind新冠检测指数中的24只股票中,22只上涨,1只平盘,1只下跌,其中金域医学、明德生物涨停,迪安诊断、凯普生物、华大基因涨幅均超10%。
华安证券分析师根据交通部17亿人次的春运客流量初步估算,结合返乡人员平均每人次共需测2次核酸,认为这项政策的后续实行,对于核酸检测产品的生产厂商来说,提供了150亿~300亿元的新增市场;对于检测服务提供商来说,有600亿~1200亿元的市场增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华安证券研报的测算未将混检考虑在内。
记者了解到,近来全国多省市已陆续出台规定,下调核酸检测指导价,目前基本上在60元~120元左右,公立医疗机构需遵守当地政府指导价标准,而第三方机构可自主定价。据了解,多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费用与政府指导价一致,不过,北京一家私立医院的核酸检测价格高达450元~600元。
此前,当核酸试剂及耗材相关企业参与了省级政府的集中采购后,价格降得很低。根据华安研报,平均提取和检测一份样本的集采价格约为25元。
为何成本价和实际售价相差数倍?“我们看到的可能是表面的成本,其实背后有特别多的隐性成本。”体外诊断自媒体IVD资讯主编张洪华表示,核酸检测本质上来说属于医疗服务,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惠民的,综合成本包括核酸试剂和辅助耗材、实验室成本、检测人员人工成本、防护护具、运输及信息化系统等。至于第三方机构,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上门服务、VIP服务等,费用可能会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原定的返乡人员或选择“原地过年”,核酸检测的实际需求量仍是未知数,相关企业的市场增量或许不足预期。
1月21日,携程发布报告称,有8成用户倾向本地出行。携程通过用户最新搜索行为分析称,原地过年热度上升260%。
记者注意到,截至1月25日,各地政府为留人在本地过年,提出各种补偿措施。天津市、合肥市等地为留在本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现金补贴,其中,合肥经开区的个人补贴高达2000元/人。苏州市更是提出“落户加分”政策,针对留苏工作的非苏州户籍在苏企业职工,在申请参加2021年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落户、积分入医、市区积分入学时,给予15分的加分。
1月25日晚,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两部门印发通知,明确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如有出行需要,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
1月26日,民航局下发通知,明确自1月27日0时起,购买1月28日~3月8日春运期间机票的旅客,可办理免费退票或改期。
“乡采样、县检测”面临挑战
近期,河北、黑龙江等地暴发本土疫情。河北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黑龙江新增病例也多与望奎县疫情有关。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此前表示:“和城市地区相比,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薄弱,防控能力相对较弱,这给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1月20日,王斌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每一个县域范围里面都要有核酸检测的机构。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返乡人员每7天需在当地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实行“乡采样、县检测”,乡镇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不具备条件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机构收集样本和送检,县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
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农村开展的全员核酸检测中,部分地区实际出手采样的是村医及党员干部,检测由上级医疗机构承担;也有乡镇卫生院或县(市)级医院负责核酸检测的情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某村卫生院医生告诉记者,该院50多名医生通过视频培训学习了核酸检测采样技术,采样后将样本交由市里一家三级医院检测。
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对县、乡、村一级的卫生机构来说,缺乏经验、人手不足等问题,让核酸检测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
东北某城市近日在进行农村地区首次全员核酸检测时,由于短时间内聚集了100多位村民,出现拥挤情况,导致当日核酸检测临时取消。据了解,此次检测虽然省内某三甲医院也派出医生支援,但仍人力不足。
眼下,春节越来越近,随着返乡人数增加,人手不足或是农村地区核酸检测普遍面临的问题。安徽临泉县杨桥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姚亮近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不暴发疫情,基本上可以应对。预计临近春节的时候,村卫生室的人手会比较紧张。”
对于某些从未遭受过疫情侵袭的地区,乡镇一级尚不具备核酸检测的采样能力。记者从河南省某县级市一街道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返乡人员在村里备案后,需自行前往县医院进行核酸检测。“乡镇医院不可能会采样,不具备条件。”该人士称。
但记者也注意到,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乡采样、县检测”的模式在部分地区乡镇已有序开展。湖南浏阳北盛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科长王波告诉记者,该卫生院是镇里唯一一家可以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机构。王波介绍,起初有十几名医生到市里接受核酸检测统一培训,如今已有100多名可以直接参与采样工作的医务人员,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医院最新的要求是,全院员工都要具备采样能力,至少要培训2~3次才能上手采样。
“最近每天有100多人前来采样,按放假时间,估计集中在2月1~5日采的人比较多。”王波说,他们每天下午两点用120急救车将采集的核酸样本送到浏阳市中医院,第二天上午就能收到检测报告。
王波介绍,医院实行分组采样,发热门诊只采集发热患者,每个科室各自负责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而体检中心的业务暂停,让位于前来采样的普通人。另一组人手专门给周边50家企业的返乡人员上门采样,位于长沙的第三方检测中心会派专人来取样并检测。
目前,县级医院已成为此次返乡检测主力军,针对县一级可能出现的检测需求,张洪华表示,首先,县级医疗机构肯定会加大人手,购置设备,另外国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是核酸试剂生产企业,开发了移动核酸检测车和移动方舱实验室,比如华大基因的“火眼实验室”。如果县级医院有需求,可以采购类似的车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采用混样检测的方法,相当于提高了10倍的效率,也可以弥补检测能力不足的缺口。
张洪华告诉记者:“我看到我们行业里面很多拥有第三方检测服务资质的企业,最近都在大力地宣传春节返乡核酸检测,因为他们更加灵活。”
据了解,基层由于检测能力有限,往往会委托第三方机构采样和检测。然而,由于个别检测机构出现涉疫违法行为,给基层的疫情防控增加了额外的风险。
最近,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因自身检测能力不足,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济南华曦医学检验公司承担检测任务,但该公司业务代表翟某某却在标本未检测完,也未拿到医学实验室报告的情况下谎报“全部阴性”的检测结果。而实际上,最终结果显示样本中有3例阳性样本。
对此,张洪华表示,此次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政府对检测的需求太过于紧急,需要短时间巨幅提升检测能力,所以在求助于第三方机构的过程中审核不严,也暴露出涉事的第三方机构存在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上报的检验结果须先经过医学实验室的审定,而不是随口就能上报。
张洪华认为,从质量上面来讲,一个有误的检测结果,无论是假阴性或者是假阳性都会对疫情防控造成损伤。“第三方机构对自己的质量把控一定要非常严格,尤其是对于发现的阳性样本,需要反复核查检测才能报告,因为任何一个阳性案例报出来对现在的社会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恐慌。”
(编辑:孟庆伟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