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楚涵 蒋政 上海报道
近日,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学霸君突然“暴雷”,员工薪水拖欠、学员退费无门,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学霸君内部管理、资金去向、经营模式等情况也不断引发讨论。
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钉钉独家采访到学霸君CEO张凯磊,在对方明确回应为张凯磊本人后,记者与张凯磊对解决方案、公司盈利情况、在线教育行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
对于学霸君暴雷事件,春风时雨教育创始人王思锋告诉记者:“学霸君出现这样的事情,其中原因包括团队问题、一对一模式问题,也离不开大环境的问题。”
暴雷前后
近日,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学霸君“暴雷”,公司员工、学员出现大规模维权情况。“12月24日、25日,任课老师表示工资没有发,之后主管给我们开了个会,说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解决方式是给大家安排其他公司的面试。”学霸君北京地区老师张强(化名)表示。
合肥地区班主任朱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内部只是隐晦地保证让大家有地方可以去,在合肥,51talk和作业帮在学霸君的办公室里面试我们。51talk是直接面试主管和团队,主管通过就直接接受团队;作业帮是一个一个面试,而且说明了不承担12月工资。”
根据记者了解,早在2020年3月,学霸君已经拖欠过离职员工薪资。“我是3月初从学霸君离职的,1月份和2月份的业绩提成和课耗提成到现在没给我。当时有个讨薪群,里面就有100多人。”学霸君前员工黄老师告诉记者。对于上述情况,张强补充表示:“2月、3月是欠离职员工的薪水,但是我们在职员工的钱发放了。”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方面表示,在学霸君“暴雷”前夕的双十一、双十二期间,公司仍在不断以优惠条件劝说家长续费。对此张强表示:“其实我们工作人员那时候也并不知道公司资金有问题,没有任何征兆。不然可能也不会劝说家长续费。”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家长当时在付费时选择了消费分期贷的付款方式。这导致上述家长在孩子不上课的情况下也必须偿还贷款,不然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对此,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在线教育领域(包括其他一些领域)的消费分期贷款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事情。这种模式本身并不违法。在线教育机构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消费者付费的压力,因此对于自己拓展业务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在线教育机构和贷款机构之间有可能存在佣金方式。”
对此解决方式,赵占领表示:“从法律上来讲,在线教育机构‘暴雷’之后,家长仍然需要向贷款机构继续偿还借款。因为这里面存在两个合同关系,一个是家长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同关系,另一个是家长和贷款机构之间的贷款合同关系。这两个合同关系是独立的。只能建议消费者尽可能选择比较靠谱的在线教育机构。另外,贷款金额尽量不要太高,尽可能降低风险。”
缘何至此?
在王思锋看来:“学霸君出现这样的事情,其中原因包括团队问题、一对一模式问题,也离不开大环境的问题。大环境上竞争激烈,获客成本居高不下,所有K12在线教育企业都在走hard模式。”
“在线教育大部分企业是靠资本的融资去输血,一旦资本撤掉就是一片狼藉。学霸君刚开始做在线一对一时,同行业的掌门就已经做得不错了。学霸君进入行业之后,就是赌资本,融到很多资金。但是目前行业马太效应逐渐显现,只认老大不认老二。”在线教育专家、从业者朱培元表示。
与此同时,学霸君主营的在线一对一模式存在风险。对于该模式,王思锋认为:“一对一本身成本结构不太健康。分解到教师成本、获客成本、服务成本、运营成本等,毛利本来就特别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但凡成本有波动,的确更容易出问题。”
朱培元则认为:“在线一对一的整个营利模式是不完善的,可以成规模,但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2020年在线班课抢夺了在线一对一很多的用户,这也对学霸君造成了影响。”
根据朱老师计算,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盈利其实是困难的。“一年一个学生买了120节课,每节课大概是在128元单价。再计算成本,加上班主任基本工资、其他人员固定工资成本差不多是100元,但是120课程赠送60节,客单价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成本。”朱老师表示。
张凯磊对于记者关于公司利润率的回复也体现出这一点。“2018年最惨,收1元支出2元,净亏1元;2019年是收1元支出1.7元,净亏0.7元;2020年差不多收1元支出1.3元,净亏0.3元。”张凯磊表示。
在学霸君的团队方面,一名接触过学霸君员工的在线教育从业者告诉记者:“与其他在线教育机构相比,学霸君更重视销售,销售意识非常重,而在服务上则要差一点。由于在线教育本质上是服务行业,不从服务出发而只重销售,时间长了会很麻烦。”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学霸君内部员工的认同。朱老师表示:“一个班主任带100多个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是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有学文的、学理的,跨度很大,很难把这些学生都服务好。”
对于学霸君的未来走势,朱培元认为:“对于学霸君而言,肯定是要先把员工安顿好,然后学员就和之前优胜教育一样,转移到其他机构让其他机构‘接盘’。”
以下为《中国经营报》记者与张凯磊交流整理:
《中国经营报》:学霸君具体的解决方案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张凯磊:还不知道。
《中国经营报》:学霸君资金链出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如外界说的融资跟不上?
张凯磊:啥叫资金链有问题?我们从2017年开始资金就一直没好过。这三年我们没融资,全是自己造血,类似这样的情况最少发生了5回,每次都是险而又险拉回来,最多的一回晚了老师4天的工资,也缓过来了。结果这次当天没付就被媒体跟进,本来还在谈的融资,直接被拉爆。
《中国经营报》:在谈的投资机构具体是哪几家?
张凯磊:告诉你名字,只会引来媒体对人家的曝光,给更多的道德压力。我不怪人家投资机构,如果我是这家机构,被媒体曝光了,我也不能跟。
《中国经营报》:当初成立苏州谦问万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因是什么?
张凯磊:为了建立教师基地。我们原来这么多全职老师,需要建设基地。合肥已经有一个了,准备在苏州再建一个。不要总盯着这个,并非为了转移资产,用常识想一下:转移资产怎么会把名字起一样的?
《中国经营报》:贵公司员工向记者表示,过去两个月合肥、北京流水完全够支付员工薪水。因此质疑钱去了哪里,对此你如何回应?
张凯磊:转移资产是刑事罪,要杀头的。反驳最简单的一句话,员工工资付了啊,现在是老师工资没付出来啊。还有只有这两个工资吗?不用付市场的费用吗?不用付房租吗?不用付服务器吗?
《中国经营报》:学霸君的利润率大概在多少?
张凯磊:2018年最惨,收1元支出2元,净亏1元;2019年是收1元支出1.7元,净亏0.7元;2020年差不多收1元支出1.3元,净亏0.3元。
《中国经营报》:如果能够重来一遍,你会规避哪些问题?
张凯磊:多融点钱。
《中国经营报》:为什么掌门融到资了,学霸君没有融到?
张凯磊:掌门规模大,做得比我早。
《中国经营报》:当初为什么做一对一模式?如何看待在线教育一对一模式?
张凯磊:看中效果。一对一模式相对容易管理。大班课最没有效果。
《中国经营报》:你刚刚说的“容易管理”指的是什么?
张凯磊:失败者没有资格评价,等着吧,等这场狂欢结束,时间会说明一切。
《中国经营报》:2021年的目标是什么?
张凯磊:处理员工,解决学生。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