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迪 北京报道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国内国际经济方方面面的影响仍然备受关注,疫情影响下,中国和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如何走出阴霾?
在2020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四十人论坛第一届峰会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世界银行原副行长祝宪透露:“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通过快速通道机制,批准向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各提供1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大部分已经拨付到位。”
祝宪指出,疫情发生后,世界经济会呈现低增长、低利率、债务杠杆增长的趋势,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与机遇,而中国经济应对疫情的经验值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借鉴。
祝宪指出:“如果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到来,可能经济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尽快地得到有效的控制,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反弹至大概5%的水平。
关于低利率,祝宪称,疫情迫使全球大多数货币当局又开始采取量化宽松的手段,也就不得不进行了低利率政策。
而除了发达国家经济体普遍将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相当数量的新兴经济和低收入国家的央行也纷纷降低了利率,祝宪以金砖国家为例指出,南非、印度和巴西也都以降息作为支撑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
对此,祝宪表示,如果疫情发生的时间更长,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今后在6个月之内采取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必须面临的一个新的考验。
除此外,祝宪称,疫情发生后各国面临高杠杆问题,一方面经济活动收缩导致了财政收入的下降,另一方面为了维系就业和社会稳定,财政开支大增。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公共债务可能创下历史新高,达到全球GDP的100%。因此祝宪称,在今后相当时间内,预期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是一个主旋律。
值得一提是,祝宪还指出,疫情之下,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挑战与机遇。
祝宪表示,预计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包括中国,今年的增长率预计为-5.7%,2020年,如果疫情能够得到迅速的控制,可能回升到5%的水平。金砖五国,除中国外,其他四国的GDP,到明年也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对此,祝宪指出,中国经济应对疫情的成功经验应该值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借鉴。作为新开发银行的代表,祝宪说,国际多边金融体系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在中国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五年前,新开发银行俗称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先后应运而生。
祝宪透露,到目前为止,新开发银行的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200多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贷款,今年如果实施当初的贷款规模也可以达到25亿美元的水平。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通过快速通道机制,批准向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各提供1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大部分已经拨付到位。”祝宪说,今年4月份,新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境内首笔由国际金融组织发起的疫情防疫的“熊猫债”,6月份新开发银行又在国际市场上首次发行了15亿元三年期抗击肺炎的美元债券。
(编辑:朱紫云 校对:颜京宁)